播报新闻背后的新闻 记录社会层面的影像

2009年4月23日星期四

国有企业是谁的

1、 向《新闻联播》开炮

有消息称广电总局建议央视建立《新闻联播》评价体系,接受来自各方的评价。网易网友跟帖2000余条,网易广东广州番禺网友说:强烈要求《新闻联播》播 新闻

《新闻联播》主要报导国家领导人的日常活动和中国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就,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与世界各国领导人握手的镜头是该节目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当一个严肃或是乏味的人被告知“做人不要太CCTV”时,指的主要就是这档节目。

《新闻联播》过去被视为中国最权威的新闻来源。现在,随着互联网新闻资源的传播、其他电视频道层出不穷,并且中国许多人开始转向其他渠道,这个节目在留住观众方面面临着挑战。它也是中央电视台经常被“山寨”文化运动戏仿、恶搞的几个节目之一

2、国有企业是谁的?

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而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企属于全体人民,即你我都有份。

尽管遭遇了严峻的经济困局,但2008年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这三家巨头企业利润都超千亿,完全可列入全球最赚钱公司的行列。但根据中央电视台的相关报道,这几家中国国企中的印钞机,却只向股东分红200多亿。

那么,国企超过九成利润都没有上缴,那么这些利润到底应该分给谁,实际流向了何处?
郭松民也建议国有企业应该向全体中国公民分红,因为所谓国有企业,其实也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每个公民都可以算是企业的股东,都理所当然地应该享受企业的红利。

国有企业向全民分红,并不是郭松民在异想天开,这种做法在海外早有先例。比如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在1968年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公众的推动下,建立了一个“永久基金”,1982年,全州40多万居民每人都收到了第一张价值1000美元的支票的社会分红,从那时起直到2005年,阿拉斯加州已经连续24年给每个公民分红了。

近年来,主张国企改制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产权不清晰”。一个广泛流行的说法是“全民所有,全民都不关心”。但是,当“全民分红”直接到分每个公民时,这个说法就不再成立了。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定语的“社会主义”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该体现在国有企业向全民分红上。

政府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的裁决者,绝对不能再以任何形式参与投资和经营。也就是说,国有资产必须彻底与政府断绝所有权的任何联系,原因前面说了,是游戏规则,也是客观规律。那么作为全民所有的资产交给谁来运作和支配呢?其实《宪法》中早就为国有资本构建了一个非常科学先进的董事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附送一条:审计署对3家中央企业原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表明,有超过7亿元资金打了水漂,已依法批准逮捕、起诉或判刑27人,给予撤职、降职等党纪政纪处分9人。

3、 强迫交易罪

广受公众关注的《网络报》记者关键被抓案,随着当事人移送法院已正式进入公诉阶段。关键因卷入河北蔚县一起矿难的瞒报事件,涉嫌强迫交易罪,实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李家洼煤矿“7·14”爆炸事故瞒报事件有关,涉嫌以报道矿难真相为要挟,迫使蔚县方面拿出25万元“封口费”进行非法交易。在这起发生于2008年7月14日的事故中,共有35人遇难。但直到85天后,这一特大事故才被曝光。

《中国新闻周刊》早在2004年就发表了让世人震惊的《媒体腐败食物链调查》,揭露出湖北一家晚报(《鄂东晚报》)的“新闻敲诈路线图”。

正如舆论所指出的,“花钱消灾”早已成了大陆诸多企业“危机公关”的惯用手段,“领封口费”也成了一些无良记者的一种“生存状态”。

媒体监督之所以常常被被冠以“第四权力”,新闻记者之所以被誉为“无冕之王”,其更大程度上不是说法律赋予了其特殊的“权利”,而是社会公众给予其充分的信赖和责任。只有担负了这份责任,不辜负这份信赖,媒体才被称为媒体,否则要媒体何益?

“封口费”是封住了媒体的口,却给整个社会的监督打开了一个大“豁口”,这个豁口不堵住,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还能有什么保障?

4、数字新闻两则

a、内地十七省市公布一季度GDP,浙江增3.4%暂列末位

b、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一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去年年末的4.2%略微上升。然而网站调查显示,高达99%的人不相信这一数据,认为实际情况更严重。

5、 图片新闻: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绿色一代”。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