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方案对一些争议较大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但在总体上,方案并未能突破征求意见稿“政府强势主导”的局限。被财经网评价为新医改方案“有限进步”。
其实是有史以来,首次承认“医改市场化改革彻底失败”,只不过是换了表达方式:改摈弃市场化路线回归公益本性。想起刘欢的一首歌,心若在,梦就在,只不是从头再来。医改这么多年,原来终于回到原点,从头再来。
令人欣喜的是,“新医改”宣告了医疗市场化的寿终正寝,提出了“公共产品”的概念,更加重视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无论如何,还是恳请有关单位尽快实施才好,因为有些人,已经等不起了。
2、凯恩斯进入佛门
凯恩斯虽然死了,但他的办法却屡被后人拿来使用,现在中国大地到处是“凯恩斯政策”的影子,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到处开花,基础建设投资的热潮已经热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寺庙,陕西法门寺将投资超过50亿人民币,建造佛指舍利塔。
3、相信官员,还是相信小偷?
陕西一人大常委委员家中被盗,损失1800余万元人民币万,不过这位人大常委本来就是身兼一矿老板。
诸如此类的“偷出来的腐败”的笑谈太多。去年11月3日,3名“梁上君子”光顾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排正忠家。蹊跷的是,抓捕归案的犯罪嫌疑人称,共盗得现金80余万元。而当地公安局却声称没偷80万元。我们不禁质问:相信官员,还是相信小偷?
不过让人真正感到奇怪的,倒是小偷为何对光顾官员家中乐此不疲?大概是到一些官员家中行盗,一是往往可以满载而归,二是被盗者往往不报案。难道有人说,某些官员有些怪,怕小偷,怕小妹。
“小偷反腐”早就成为社会怪象——原广东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军因涉嫌巨额受贿被查处,是被小偷供出;原贵州省长顺县政协副主席、县发展计划局局长胡方瑜被法办,小偷偷裤子,皮带藏存单牵出腐败案;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原局长范太民被小偷供出,窃贼交代说他3年来在公安局局长范太民办公室行窃多次;荆州市民政局原副局长易先华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其家人报案称只被偷了5万元,小偷因另案被抓获,对在易家偷窃26万余元的事实供认不讳……是不是觉得,在中国,小偷很像“便衣纪检”。
无论是“偷出来的腐败”,还是“烧出来的腐败”、“拆出来的腐败”,都说明一些官员的家中的确存在着非法占有财产,抑或说叫不明来源财产。小偷反腐的存在,一方面证明了监督制度的失灵,另一方面则在呼唤对健全的制度。与其让小偷“申报”官员财产,倒不如抓紧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4、对比新闻:城镇失业率乱像丛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8年12月16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攀升到了9.4%,已经超过了7%的国际警戒线;而3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去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2%,两相比较,前后数据竟相差一倍。
5、图片新闻:猜猜看,这是啥图片?

从这张图片上看,它们很像肉桂色糖果,但事实上它们是人体里最普通的血细胞——红血球!
十五张令人惊异的人体图片,都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拍摄的,通过它们你可以更近地观察人体的内部情况。
6、数字新闻:工、建、中、交四大行去年员工费用人均超15万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