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都机场集团原总经理李培英贪贿超过100000000,日前被判死刑。
关于贪污腐败的新闻,已经不新了,而且贪污的数字,一般不以“亿”计算的话,大家都不会关注。
但今天有一个新闻,挺有意思的。“一个检验是否贪官污吏的方法”的专利申请,就让众人倾倒一片。其原理在于,可在钱物上加入名为镭或钴的放射性同位素,然后将带有该种放射性同位素的钱物交与被检测人。若其收受了这些钱物,反贪部门用相应的探测仪既可马上发现其钱物藏匿的地方。
中国人都被逼得学会申请专利对付“贪污”了。
还有一个新闻,值得注意:四川18名官员接到“杀手”电话,其中17位局长拿钱“消灾”,2007年5月19日,四川达州一位副局长竟一下子汇人4万元。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先后有17名局长汇出近12万元。
2、下属无隐私,书记有权力。
河北滦平县县委书记毕建华私购设备监听部属电话,据称,此县太爷书记为了解下属是否忠诚、是否有不轨言行,县委书记竟私购设备监听部属电话,令各级下属人人自危?但该县宣传部表示否认。
不知道,此“创意”是否会受到效仿?
3、知道OMP吗?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中国人,面对越来越不敢放心的食品,想出了一个“真理”,只选贵的,不会错。
这个“真理”似乎又错了。质检总局叫停蒙牛向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质检总局,之前干什么去了?
之前一直传言:蒙牛特仑苏“造骨牛奶蛋白”会致癌。
方舟子曾在博客写到:也谈蒙牛“特伦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可引发多种癌症。一般牛奶也含IGF-1,超高温消毒不能使其完全失活,不过含量很低,浓度约为4ng/ml。但据蒙牛专利,100克特仑苏奶中添加的IGF-1含量高达5.65—16.8mg,为一般牛奶的数万倍。
关于贪污腐败的新闻,已经不新了,而且贪污的数字,一般不以“亿”计算的话,大家都不会关注。
但今天有一个新闻,挺有意思的。“一个检验是否贪官污吏的方法”的专利申请,就让众人倾倒一片。其原理在于,可在钱物上加入名为镭或钴的放射性同位素,然后将带有该种放射性同位素的钱物交与被检测人。若其收受了这些钱物,反贪部门用相应的探测仪既可马上发现其钱物藏匿的地方。
中国人都被逼得学会申请专利对付“贪污”了。
还有一个新闻,值得注意:四川18名官员接到“杀手”电话,其中17位局长拿钱“消灾”,2007年5月19日,四川达州一位副局长竟一下子汇人4万元。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先后有17名局长汇出近12万元。
2、下属无隐私,书记有权力。
河北滦平县县委书记毕建华私购设备监听部属电话,据称,此县太爷书记为了解下属是否忠诚、是否有不轨言行,县委书记竟私购设备监听部属电话,令各级下属人人自危?但该县宣传部表示否认。
不知道,此“创意”是否会受到效仿?
3、知道OMP吗?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中国人,面对越来越不敢放心的食品,想出了一个“真理”,只选贵的,不会错。
这个“真理”似乎又错了。质检总局叫停蒙牛向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质检总局,之前干什么去了?
之前一直传言:蒙牛特仑苏“造骨牛奶蛋白”会致癌。
方舟子曾在博客写到:也谈蒙牛“特伦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可引发多种癌症。一般牛奶也含IGF-1,超高温消毒不能使其完全失活,不过含量很低,浓度约为4ng/ml。但据蒙牛专利,100克特仑苏奶中添加的IGF-1含量高达5.65—16.8mg,为一般牛奶的数万倍。
“三聚氰胺”杀死了三鹿,当逃过一劫的蒙牛欢喜地在各大媒体宣传自己产品很安全的时候,一个巨雷劈了过来。蒙牛这下子真的要“蒙”了。
4、本来是拉动内需、惠农得民心工程——“家电下乡”,却被网友指责价格却高于网店。
网友说:“家电下乡的价格都不低,农民朋友很难得到实惠,家电下乡真的不如淘宝下乡。”
于是在家电下乡官网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奇怪现象,一方面有农民消费者投诉某些家电下乡产品价格高于网店价格,同时也有家电下乡经销商投诉赚不到钱。
5、日前有官员称中国不会要求buy China(买国货),但即将出炉的轻工业振兴规划提出建议买国货,国家重大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优先选用国产轻工产品。
6、数字新闻:据粗略统计,重灾区河南旱区的小麦灌溉若达有效效果,仅灌溉所需的电费和柴油费就要耗资约30亿元。
对此,河南抗旱指挥部驳抗旱不值论,称不能仅算经济账。
4、本来是拉动内需、惠农得民心工程——“家电下乡”,却被网友指责价格却高于网店。
网友说:“家电下乡的价格都不低,农民朋友很难得到实惠,家电下乡真的不如淘宝下乡。”
于是在家电下乡官网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奇怪现象,一方面有农民消费者投诉某些家电下乡产品价格高于网店价格,同时也有家电下乡经销商投诉赚不到钱。
5、日前有官员称中国不会要求buy China(买国货),但即将出炉的轻工业振兴规划提出建议买国货,国家重大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优先选用国产轻工产品。
6、数字新闻:据粗略统计,重灾区河南旱区的小麦灌溉若达有效效果,仅灌溉所需的电费和柴油费就要耗资约30亿元。
对此,河南抗旱指挥部驳抗旱不值论,称不能仅算经济账。
河流如网织的中国,为什么近年来频发干旱,推荐环保人士汪永晨一文:《大旱之时想江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